体育产业要闻趣闻
来源:本站  时间:2025-02-18 08:54

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哈尔滨隆重开幕 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冬会开幕 

2025年2月7日晚,冰雪同梦绽放光芒,亚洲同心共谱华章。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隆重开幕。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开幕式并宣布本届亚冬会开幕。

蔡奇、来自亚洲各地的领导人和贵宾等出席开幕式。

夜幕下,哈尔滨国际会展体育中心华灯璀璨,流光溢彩。开幕式开始前,来自黑龙江各地的群众带来充满地域特色的表演,现场气氛十分热烈。

19时58分,在《和平——命运共同体》的乐曲声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同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等步入主席台,向观众挥手致意。全场响起长时间的热烈掌声。

伴着《我爱你中国》的深情旋律,8名仪仗兵迈着矫健的步伐,护卫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走进现场。全场起立,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鲜艳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

大屏幕播放短片《琉璃时光》,身着新春盛装的儿童手提冰灯,点亮哈尔滨的城市地标。随后迎宾表演《冰灯启梦》开启,冰凌手绢花转出东道主喜迎八方宾朋的热烈之情。

20时08分,运动员入场式开始。在《冰雪的亚细亚》的欢快乐曲声中,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相继入场,受到全场观众的热情欢迎。《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响起,东道主中国代表团最后入场,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起身挥手致意,全场一片欢腾,掌声欢呼声此起彼伏。中国代表团共257人,其中参赛运动员170人,将参加本届亚冬会6个大项、64个小项的角逐。

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主席、黑龙江省省长梁惠玲在致辞中代表组委会和3000多万黑龙江人民,向来自亚洲各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健儿表示热烈欢迎,祝愿他们在赛场上突破自我、展现风采、成就梦想、收获友谊。

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主席、中国奥委会主席高志丹在致辞中表示,在习近平主席亲切关怀和坚强领导下,一届精彩纷呈的亚冬盛会即将拉开帷幕。让我们尽情分享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齐心绘就亚洲体育新辉煌的壮美画卷,合力奏响亚洲命运共同体的华丽乐章。

亚奥理事会第一副主席霍震霆在致辞中肯定中国在亚洲冰雪运动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感谢中国政府、中国奥委会、黑龙江省政府、哈尔滨市政府及亚冬会组委会的精心筹备和团结合作,以及运动员、观众和工作人员的支持,称赞哈尔滨是梦幻的冰雪之都。

20时51分,开幕式迎来激动人心的一刻。国家主席习近平宣布:哈尔滨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顿时,全场沸腾,掌声欢呼声经久不息。璀璨焰火绽放夜空。

6名我国优秀运动员代表手执亚奥理事会会旗入场。伴着亚奥理事会会歌,亚奥理事会会旗徐徐升起,同五星红旗一道高高飘扬。

运动员宁忠岩和蔡雪桐、裁判员张春晖和陈文红分别代表全体参赛运动员和裁判员宣誓。

随后,大屏幕上,短片《昂扬的冬天》吸引了全场目光:以冰雪为乐的哈尔滨人,展示“双亚冬之城”的城市热情。

文艺表演拉开帷幕,表演分为上中下三部分。上篇《炽热冰雪》在响亮的号子声中开始,采冰汉子手握冰镩、踏冰起舞,“头冰”破江而出,红绸飞掠而来,点亮本届亚冬会会徽“超越”,芭蕾舞者翩然舞动于冰天雪地之中,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景象。中篇《燃情时速》中,亚冬健儿的身姿在光影纱幕上飞掠而过,迸发出驰冰驭雪的气派,欢乐的人群嬉戏共舞,憨态可掬的“大雪人”亮相场中,共赴一场冰城嘉年华。下篇《山高水长》中,舞者身着亚洲特色服饰,以热情舞姿展现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生动图景,独具特色的“阳台音乐会”从舞台延伸到观众席,跳动的音符拨动命运与共、亚洲一家的心弦。

21时24分,主火炬点燃仪式开始。大屏幕现场联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分会场,杨扬、韩晓鹏、王镇、张虹等4名火炬手接力传递,赢得全场热烈掌声。手提冰灯的孩子们与火炬手携手前行,共同点燃主火炬塔,“雪韵丁香”灿然盛放,亚冬圣火熊熊燃烧。

全场共同演唱主题歌《点亮亚洲》,整座场馆化作欢乐的海洋。

出席开幕式的国际贵宾有:文莱苏丹哈桑纳尔、吉尔吉斯斯坦总统扎帕罗夫和夫人扎帕罗娃、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泰国总理佩通坦、韩国国会议长禹元植和夫人申敬惠。

王毅、何立峰、王小洪、谌贻琴出席开幕式。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岑浩辉出席开幕式。

亚奥理事会官员等出席开幕式。

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

中国队第4金!林孝埈获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冠军 赛后激动落泪

北京时间2月8日,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男子500米决赛A组,林孝埈以41秒150的成绩帮助中国队拿到金牌,这是本届亚冬会中国短道首金,中国代表团在本届赛事的第四金,同时也是中国短道速滑队在亚冬会历史上获得的第30枚金牌。另外这也是林孝埈的首枚亚冬会金牌,夺冠后他和教练组抱头痛哭。

昨日,男子500米预赛,林孝埈、孙龙、刘少昂都排名小组第一,晋级1/4决赛。稍早前的半决赛,林孝埈第二组40秒930夺得第一,强势晋级决赛A,孙龙则是以40秒667同样晋级决赛,而刘少昂则是摔倒无缘决赛A组。

决赛中,孙龙位列第二道,林孝埈则是位列第四道。第一次孙龙摔倒,比赛重滑,第二次,先是孙龙摔倒,然后林孝埈也摔倒,场上只剩下一名韩国运动员,再次重滑。再度重滑后,孙龙先行抢到第一位置,林孝埈则是第二,不过之后林孝埈在最后一圈完成外道超越,最终以41秒150的成绩拿到冠军,而孙龙则是以42秒676拿到第四名。

来源:腾讯网

2025超级杯上海申花绝杀卫冕

2025中国足协超级杯7日晚在江苏昆山打响,在一场“上海德比”中,凭借于汉超和路易斯在补时阶段的两粒进球,上海申花队3:2击败上海海港队,卫冕成功。

2月7日,上海申花队在颁奖仪式上庆祝。图片来自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

  每届超级杯在上赛季中超冠军和足协杯冠军之间展开,这是上海海港队和上海申花队连续第二年在超级杯“会师”,在2024超级杯上,上海申花队1:0夺冠。

  本场比赛两队均派出五外援阵容。开场仅7分钟,上海海港队新外援加布里埃尔门前抢点破门,为新东家拔得头筹,1:0的比分也保持到上半场结束。作为上赛季中超冠军,海港队阵容变化不小,两大外援奥斯卡、巴尔加斯离队,中超射手王武磊也因伤缺阵,三位新外援维塔尔、加布里埃尔和莱昂纳多本场均首发出场。

  易边再战,上海申花队在第68分钟扳平比分,外援阿马杜禁区外一脚远射破门,双方重回同一起跑线。第80分钟,加布里埃尔在禁区内上演个人秀,为海港再度取得领先。

2月7日,上海申花队球员于汉超(左)在进球后庆祝。图片来自上海申花足球俱乐部官方微博

  加时赛阶段高潮迭起,替补登场仅7分钟的于汉超推射破门,为上海申花队扳平比分。补时最后一分钟,申花开出角球,刚刚错失绝杀机会的路易斯头球破门,申花3:2绝杀海港,连续两年夺得超级杯。

来源:新华网

04

TT新加坡大满贯:林诗栋/蒯曼登顶混双

北京时间2月7日晚,2025WTT新加坡大满贯混双决赛战罢,中国组合林诗栋/蒯曼3比1击败日本组合松岛辉空/张本美和,登顶混双,后者收获亚军。

本次比赛,林诗栋/蒯曼首轮轮空,次轮3比1逆转卢森堡组合姆拉德诺维奇/倪夏莲,四分之一决赛3比0横扫韩国组合赵大成/申裕斌,半决赛战胜西班牙组合罗伯勒斯/肖瑶茜,一路晋级决赛。

决赛首局,日本组合就凭借积极抢攻和快速衔接先下一城。第二局5比5平后,林诗栋/蒯曼逐渐放开手脚,打出了较高的相持质量,继而扳回一局。关键的第三局,林诗栋/蒯曼在7比3领先时一度被对手追平,但尾局阶段还是打出了前三板的细腻控制。第四局,中国组合再接再厉,在近台打得更有压迫性,最终为中国队拿到了本届赛事的第一项冠军。

来源:人民网

05

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倒计时一周年庆祝仪式举行

距离2026年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开幕一周年之际,国际奥委会与冬奥组委6日在米兰举行一周年倒计时仪式,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向包括中国奥委会在内的6个国家奥委会现场颁发了参赛邀请函。

仪式在位于米兰市中心的斯特雷勒剧院举行,国际奥委会正式向134个国家和地区奥委会发出邀请,号召全世界运动员参加明年2月6日至22日举行的第25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

受邀来到现场参加倒计时仪式的国家奥委会代表分别来自刚刚举办过夏奥会和冬奥会的法国和中国,以及未来即将举办奥运会的意大利、美国和澳大利亚。希腊作为奥林匹克运动的发源地也派代表来到现场。

中国奥委会副主席李玲蔚作为中国奥委会代表从巴赫手中接过邀请函。

“今天距离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还有一年,意大利已经准备好为奥林匹克的历史写下新篇章。”巴赫说。

冬奥倒计时一周年的计时牌也于著名景点米兰大教堂旁正式启用,与之相隔不远的是巨大的白鼬玩偶——蒂娜和米罗,分别是米兰-科尔蒂纳丹佩佐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这些装置和随处可见的“倒计时一周年”灯牌引得游客驻足合影。

林博士说

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1.强化政策支持与资金扶持:政府要出台完善的体育产业政策,比如给予体育企业税收优惠、土地使用优惠等,减轻企业负担。同时设立专项基金,通过补贴、贷款贴息等方式,重点支持体育赛事举办、体育场馆建设以及体育科技创新等关键环节,为体育产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和提供资金保障。

2. 优化体育赛事体系与品牌建设:一方面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本土特色浓郁的体育赛事,提升赛事的组织水平、竞技质量和商业运营能力,塑造知名赛事品牌,以品牌赛事带动体育产业链发展;另一方面积极拓展大众体育赛事,提高民众参与度,激发大众体育消费热情,让赛事成为推动体育产业前进的核心动力。

3. 推动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积极促进体育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比如体旅融合,开发体育旅游项目,将体育活动融入旅游场景,吸引更多游客参与体育消费;体教融合,加强学校体育工作,培养体育人才和潜在消费群体,助力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4. 重视体育人才培养与科技应用:一是在高校、职业院校完善体育相关专业设置,培养体育产业管理、营销、运动康复等专业人才,满足产业发展用人需求;二是鼓励体育科技创新,研发智能穿戴设备、数字化训练系统等产品,同时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优化体育产业运营管理,提升效率和竞争力,用人才与科技助力体育产业腾飞。

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